考前時間規劃術 2010-04 親子天下雜誌11期 作者:李佩芬
多問問句,才能觸發孩子思考。開學一個多月,也是各校準備考試的時刻。孩子的考試念書計畫,是爸媽打點?還是倚賴補習班?其實,若能透過問句引導,讓孩子有機會練習規劃,這種能力一旦養成,終生受用。
如果有一堂課,專門教孩子思考「考試前,如何規劃念書時間」,你能想像是怎樣的畫面嗎?
在國中任教二十多年的牧語軒,退休後經常在校園舉辦親職與學習講座。過去她在擔任導師時,常利用班會時間,帶著全班練習製作自己的「考前念書計畫表」。
「絕對值得!」長期接觸青少年的她,每次一步步「出招」,帶著學生思考這樁「比考試更重要」的事情時,最喜歡觀察孩子的表情:只見一群半大不小的蘿蔔頭,臉上從閃過「那有什麼困難」的自信,到漸漸變成「嗯,加一加似乎得花不少時間」的警覺,最後轉而「糟糕,不知道能不能念完」的沉思。此時,她就感到欣慰:至少提供機會,讓孩子檢視自己的讀書方法。
首先,她會笑嘻嘻先破冰:「各位同學,快考試了,你們打算花多少時間準備呢?」
這時台下鐵定一陣喧鬧,有人說一星期,有人說三五天,也一定有學生信誓旦旦「只要半天就夠了」。
「沒關係,就讓他先囂張一下,」牧語軒提醒,引導過程千萬別動氣,「一說教,就破功了!」
接著她拋出第二個問題:「你們每一科都考哪些範圍啊?」別小看這問題,班上有一半同學會為之語塞。牧語軒提醒家長,若小孩第一次就能清楚回答,「表示他思慮周密、有前瞻性,家長一定要大大稱讚一番,表示老師的交代,孩子都有記在心裡!」
若範圍都不清楚,家長也別碎碎唸,正好趁此機會教育。她建議,若孩子小,可透過聯絡簿,提醒他到學校記得問;或請他打電話問同學,「打電話也是很好的觀察點。」譬如孩子拿起電話,是想什麼問什麼,掛完電話又想起忘了問什麼,就再打一次?還是先盤點哪些資訊還不太確定,列出要問的事項,再打電話?若孩子是後者,同樣值得大大嘉許。
第三個問題通常會讓學生傻眼:「這次考試,你準備拿幾分?」孩子一定哀哀叫:「都還沒考,哪知道會幾分?」但牧語軒認為,「出社會工作都會有業績目標,難道孩子不該練習為自己訂目標嗎?」
如何準備,大有學問
她透過「自訂考試目標」方式,讓孩子學著審視「能力」與「目標」之間的落差,並思索是否需要調整一開始決定的「準備天數」。
讓孩子思考自己如何準備考試,其實是培養讀書計畫、時間管理、建立自學能力的最佳時機。
這時她會笑盈盈提醒:「我沒說計畫表不能修改,你們可以回過頭,重新修改準備時間啊!」
事實上,考試準備時間的長短,與孩子是否知道如何準備、用什麼方式準備,以及能否審度自己不同科目的程度差異,都有很大關係。
讓孩子思考自己如何準備考試,「其實是培養讀書計畫、時間管理、建立自學能力的最佳時機,錯過非常可惜,」牧語軒的兩個孩子,從國中就開始練習擬定讀書與考試計畫,「約一學期的練習,孩子就會有心得,大人一定要有等待的智慧,」她分享自身經驗,「其實若能從國小中年級開始,到國中會更輕鬆」。
譬如家長可從詢問孩子「打算如何開始準備考試」中,觀察孩子是否講得出方法。若孩子一臉茫然,家長就繼續問:課本要念哪些呢?老師會發練習考卷嗎?還是想複習考卷?參考書的題目你要做完嗎?沒做完的打算補做嗎?以前考卷有錯誤的地方,要不要再拿出來複習一下……透過諸如此類的「提示問句」,引發思考的機會。
中央大學閱讀研究室研究員周育如會透過假設情境,引導孩子思考科目準備的前後順序。譬如她問孩子:「假設週四考國語,週五考社會,若你從週二開始準備,而且每天時間只夠複習一科的話,你週二會選擇念國語,還是社會呢?」透過這個問題,讓孩子體會「科目準備順序」與「記憶新鮮度」的關連,以及她認為「後考的科目,最好先準備」的原因。
經常跟學生分享讀書技巧的牧語軒,常把國英數主科比喻成「燉肉」,社會科則像「炒青菜」,藉此提醒學生千萬別天天忙著炒青菜,而不花時間在需要「細火慢燉」的理解性科目上。她建議考試計畫,應先從數、理等理解性科目、或從自己最弱的科目先開始準備起,其次安排如國、英等長期記憶性科目,再來才是較重短期記憶如社會、生物等科目。
可是,來不及「燉肉」,碰到考試才慌了手腳的孩子,怎麼辦?牧語軒建議家長絕不能心急,仍需回到「基本盤」,先把課本觀念搞清楚最重要;此時使用參考書、評量的方式也要有彈性,不必強求題題都做。程度較弱的孩子,只要能掌握住基本題,就應該極力讚美,增加信心,「起碼讓孩子知道,就算以前偷懶,只要現在開始,也有方法補救,」牧語軒說。
當孩子了解如何準備考試時,便慢慢能估計出比較準確的「準備總時數」;最後,牧語軒在班上還會拋出最「現實」的問題:「再算算一週可運用的念書時間有多少?」
通常這時候,台下又會一片哀鴻遍野:「啊!有兩個晚上要補習,少了六小時」、「星期六早上沒空,也要補習」。此時她會趁機讓孩子思考:「補這麼多,有時間念書嗎?」、「補習也要消化才有效,下學期還要補這麼多嗎?」透過對照,思考如何善用寶貴時間,訂出兼顧理想與現實的時間規劃表。若家長是第一次帶著孩子做,「可能得耗掉一整個晚上,但絕對值得,」她鼓勵家長:「了解它的好處,就有等待的耐性」。
計畫表完成後,更重要的是執行與驗收。「記得要把計畫表貼在書桌前,」她提醒。之後家長應儘量協助孩子的作息符合計畫,打造安靜的念書環境;若執行過程中,孩子覺得有困難,可以討論、調整,讓計畫表保持彈性。
這樣就大功告成了?當然不!「等考試結果出來,別忘了與孩子一起檢視讀書計畫表,」牧語軒會帶著孩子檢視,是否達到預定目標,討論下次如何改善,是複習時間不夠?有些內容沒念到?還是基本觀念沒搞懂?
她還記得當年與兒子的檢討對話,「啊!好可惜!這題沒複習到,五分呢!」、「若拿到這五分,我就前進幾名了!」兒子也在旁幫腔。
「那麼下次考試,你覺得這張讀書計畫表可以怎樣改變呢?」問句,是啟動思考的觸媒。牧語軒鼓勵家長,多以「問句」來發球,「他才會有繼續嘗試與努力的意願。」
六問句,啟動考前讀書計畫
1.預計花多少時間準備呢?
2.各科要考哪些範圍?
3.目標是準備拿幾分?
4.打算怎麼複習?
5.實際可拿 來運用時間有多少?
6.下次可以如何改進計劃表?
考前讀書計畫表設計要點
1.國中考試準備期以5~8天為週期,最長不超過10天;小學則以5天為原則。
2.假日晚上應留白,做為緩衝調整之用。
3.國英數主科,平日即應加強,故考試計劃表以「複習」視之;社會科則利用假日花時間統整,效果最佳。
4.複習順序,可依照:理解性科目、長期記憶科目、短期記憶科目排列;或依照自己的最弱科、中等科、最強科來安排。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