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積極研究「如何學習」、「如何 K書解題」的國立台灣大學化工系呂宗昕教授,,在多年前,他的一位學生因為 學分不及格遭到退學,他說:「當學生來找我簽名,準備離開學校時,我心裡非常不捨,因為能夠考進台大的學生,本來就有一定的程度。進一步了解他的情況,我 才知道這位學生在高中期間,家長都為他請家教並讓他到補習班補習,終於一路考進台大;但是他進入台大以後,由於課程內容較艱深、有難度,沒有了家教和補習 班的輔助,這位學生無法適應學習、也跟不上進度,所以得接受退學的事實。」


    從這個學生的案例,呂教授發現,現在很多學生只會被動地吸收課程內容,或接受補習班填鴨式的知識灌輸,卻沒有建立屬於自己的學習方法,當補習班這類「營養針」停止供應的時候,學習效能就會明顯低落,這讓呂教授產生一個念頭,他決定要研 究學習方法,幫助學生在學習路上找到方向。

    呂教授表示,他發現會念書的學生所用的讀書方法,其實有許多相似之處。但學生常會感到茫然,而且網路普遍後,學生常常花過多的時間耗在網路活動,相對影響讀書效率。因此,呂教授整理自己的經驗和許多優秀學生的學習方法,提供以下幾點,讓讀者們參考有效的學習技巧:



    適合做筆記的時機,不單只有聽老師講課的時候,在不同的學習場合,例如:學才藝時,也可以將學到的技巧和領悟到的訣竅,詳實地記錄在筆記本中。筆記可以分 為兩種:一種是上課抄錄的筆記,一種是讀後的重點筆記;前者是為了提高上課的學習效果,後者是為了整理讀書心得。


    在教室裡所使用的筆記本,可以選擇 B5 A4 大小的開本,以方便書寫及整理資料,對於其他技能的學習,則可以選擇較小的口袋型筆記本以方便攜帶。這樣就可以在學習過程的空檔,隨時取出小筆記本,將重要的學習內容和具體事項記錄下來,以免時間一久就容易忘記。


做好學習筆記有四大要點:

寫一行、空一行:寫筆記時,可以寫一行、空一行,保留多餘的空間,讓自己可以補充新資料,並加入其他的註解。

筆記僅寫在本子的左頁:筆記本的右頁留白,可以用來繪製圖表或剪貼其他資料,也可以用來訂正自己考卷中做錯的題目。

筆記要標示標題:對於不同的上課內容,應適當加註大小標題,並標上序號,務求筆記內容層次分明。

筆記應力求精要:筆記不是抄書,也不是複製老師寫在黑板上的內容,筆記本主要是用於抄錄自己不會而且重要的內容,以縮短日後複習的時間。


    呂教授說,聽音樂確實可以放鬆心情、減輕讀書壓力,但是聽音樂也容易讓自己分心、降低讀書效率,甚至會拖延念書所需的時間。尤其研讀需要專心思考才能理解 的科目,以及需要反覆背誦才能記憶的科目時,應該盡量不要聽音樂,以減少聽覺上的干擾,讓自己全神貫注在課本上,才有事半功倍之效。


     其實,家長可以帶孩子做個實驗,比較一下聽音樂與不聽音樂時的念書速度與記憶內容,當孩子發現不聽音樂時念書速度比較快,並且可以記住更多內容時,就應該積極培養念書時不聽音樂的好習慣。



    一段時間內專心地做一件事情,才能做好那件事。因此,專心是念好書的不二法門,唯有「專心」才能讓自己念好書,考出高分!


呂教授提供專心念書的四大祕訣:

選擇沒有電視、電腦和電話的環境。

收拾桌上雜物,僅保留要念的書以及必要的文具。

列出心中紛亂雜念,拿筆一一劃掉。

看書前,不用急著翻開書本,先讓自己集中在某一個字上,等到目光可以逐漸凝聚時,就代表你可以專心讀書了。


    時間是無價之寶,也是最珍貴的個人資產。要知道自己的時間是否夠用,應該先進行時間的計算。呂教授建議學生先算出學習的總時數,再算出生活雜事所需的總時 數,接著算出應該念書的總時數,剩下的才是可以進行娛樂和休息的時間。


    要做好時間管理,可記住一個口訣:「大時間做大事,小時間做小事」大時間是指長的、連續的、完整的、不受干擾的時間;小時間是指短的、零碎的、不完整的、易受干擾的時間。聰明的時間管理高手,要懂得在大時間做重要的大事(讀重要的或不熟的科目),小時間做零碎雜事。

    著有《榜首這樣K書》一書的陳韻如同學,雖然自己也還是台大的學生,但是她從小就發現有效學習方法的好處,她說:「有效的學習方法不只可以用在功課上,其 實也可以用在所有的學習上面,更重要的是,如果你是個愛玩、希望擁有多一點自己的時間的學生,運用有效的學習方法,就可以提升讀書的效率,也可以讓自己多 一些做其他事情的時間,當你能夠把課業顧好時,其實就有更多時間可以發展其他娛樂,生活會更加豐富。」


    陳韻如同學說,有好的學習方法,不見得能讓成績頂尖,但卻可以提升效率,其實她分享學習方法的目的,不是要大家努力成為榜首,而是希望大家學習榜首的學習方法,改善讀書的效率,成為自己的第一名。陳同學也提供以下建議,希望能幫助讀者有效學習:



    陳同學指出,念書最重要的就是「專注」,很 多人在念書同時,還在擔心哪一科還沒念、哪一題還不會,這樣就會影響到當下的讀書情緒和專注度,因此造成讀書效率不佳。陳同學觀察她書中的 8 位榜首後,發現他們都有一個共通點,那就是做一件事情時就專心只做好一件事。她認為,這也是現在小學生經常碰到的問題,因為小朋友都提早受到外界的刺激, 例如:電視、電腦等動態聲光刺激,所以當他們回歸靜態活動(讀書)時,就很難專注在不會動的書本上面。


    因此,陳同學建議家長,一定要從小培養孩子「閱讀」的習慣,孩子如果能夠習慣靜態的閱讀活動,不僅能夠提高語文能力,對於學習的專注度更有幫助。



    不同學科有不同的讀書方法,但是要能夠在學校學了新的課程內容後,和舊的課程內容結合,擁有連結不同概念的能力,才是學習最重要的目標。陳同學說,這是因為考試內容往往都是綜合大範圍的概念,需要能夠理解概念、融會貫通的能力,才能夠拿到高分。


    陳同學建議家長,在孩子每學到一個新的單元時,可以試著引導他把新單元的概念和舊的學習內容進行聯結,帶著孩子學著連貫新舊學習內容幾次後,他之後的學習就會比較順利,因為這時孩子所擁有的知識已不再是零碎的片段,而是能夠靈活運用的通識概念了。



    陳同學指出,「練習」很重要,一開始孩子念書可能都抓不到重點,但是多做幾次反覆的練習後,就慢慢可以發現怎麼樣抓到重點,尤其透過考試或做題目後的詳細檢討及訂正,更可以幫助孩子了解考試的重點,也會讓孩子懂得怎麼樣讀書會更有效率。



    以英文科為例,背單字時,除了使用眼睛看單字外,也應該要同時使用手(寫)、嘴巴(唸出來),甚至是配合耳朵(聽),同時運用不同的感官,可以幫助學習效率加倍。



    在進行學習之前,陳同學覺得「加強動機」是 很重要的關鍵,因為當孩子有強大的動機時,就會很積極地完成一件事情。陳同學表示,以她自己為例,在準備考大學的期間,她就為自己設立「一定要進台大」的 目標,所以她向台大的朋友借了一張學生證,影印之後把上面的照片換成她自己的照片,用來激勵自己一定要考上台大。她說,雖然念書的過程可能有點痛苦,但她 把它轉化成一個「追求快樂」的過程,因此,就會擁有實踐目標的強大動力。


    陳同學進一步指出,許多家長常會用「如果你 不好好念書,將來可能會……」等「痛苦」的方式恫嚇孩子,但她建議,何不使用「快樂」的誘因,鼓勵孩子好好念書?為孩子預先設定一樣小禮物或是一件可以獲 得快樂的事,鼓勵孩子達成學習目標,都可以讓孩子覺得學習其實是一件「追求快樂」的事情,這就是引發孩子主動學習的好方法。

 

(詳見2009年03月號大嘴鳥親子教育雜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典翰精緻教育學苑 的頭像
    典翰精緻教育學苑

    培養孩子成為未來的人才

    典翰精緻教育學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