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提升語文能力 教育團體籲提升國文時數


(陳映竹報導)
 

學生語文程度每況愈下,五四前夕,搶救國文聯盟舉辦記者會,要求教育部提高國文課時數,將「中國文化基本教材」恢復成必修,以提升學生國文能力,學者就憂心,台灣學生中文能力遠不及大陸學生,如果表達能力不好,有再好的學問都無法說服他人。

 

搶救國文聯盟舉辦記者會,要求教育部要重視國文,搶救國文聯盟表示,台灣學生的國文能力遠不及大陸,問題在於,國小到高中的國文課節數太少,以至於學生國語表達能力也很差。

台大教授劉廣定舉例,在實驗室中,曾聽到台大學生說「做一個氧化的動作」,其實就是氧化,「做一個」和「動作」都不必要,八個字有六個字是贅字。 「世界各國都在提升國文程度,我們的中文程度是落伍的,我2008到北京授課,學生中文程度比我們還要好,語文能力如果不好,有再好的學問怎麼表達?」

前東吳大學校長劉源俊、前元智大學彭宗平指出,現在大陸學生開始學「中國文化基本教材」,反倒是台灣變成選修,學生競爭力喪失。

對於聯盟呼籲,提高國文授課時數、「中國文化基本教材」恢復成必修,教育部國教署副署長黃子騰表示,目前國教院有關於增加授課時數的提案,有六、七十個,會將搶救國文聯盟的建議列入討論。


重視國文 教團籲慎修課綱

 

(中央社記者王靖怡台北3日電)

搶救國文教育聯盟執行秘書李素真今天說「文化就是力量」,呼籲教育部重視國文,慎重修訂國文課綱。

搶救國文教育聯盟今天在立法院舉行記者會。李素真建議高中國文每週6節課、國中8節課、國小國語文10節課;同時高中古文比例65%、國中45%、國小25%,並將中國文化基本教材的論語、孟子、大學及中庸恢復為必修。

與會的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副署長黃子騰說,目前由國家教育研究院規劃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綱,國文最重要,但現今是民主、開放且多元社會,提倡校本課程,把課程彈性留給實際教學的學校、老師等使用者。

至於搶救國文教育聯盟訴求,黃子騰表示,課綱雖無法反映,但如果把彈性課程或校本課程加進來,實際上都做得到,無法統一規定,這是行政限制。

今天記者會中搶救國文教育聯盟副召集人張曉風質疑教育師資品質變差;李素真也表示,希望恢復嚴謹培育師資的師範教育體系。另外,中國國民黨籍立法委員陳淑慧說,從家庭、民間、社會到政府,希望各界繼續重視國文教育,傳承珍貴中華文化。102050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典翰精緻教育學苑 的頭像
    典翰精緻教育學苑

    培養孩子成為未來的人才

    典翰精緻教育學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